100%

全晉文卷四十三

烏程嚴可均校輯

杜預(二)

律序

律者八。以正罪名。令者八。以存事制。二者相須為用。(書鈔四十五。藝文類聚五十四。御覽六百三十八。)

春秋左氏傳序

春秋者。魯史記之名也。記事者。以事繫日。以日繫月。以月繫時。以時繫年。所以紀遠近。別同異也。故史之所記。必表年以首事。年有四時。故錯舉以為所記之名也。周禮有史官。掌邦國四方之事。達四方之志。諸侯亦各有國史。大事書之于策。小事簡牘而已。孟子曰。楚謂之檮杌。晉謂之乘。而魯謂之春秋。其實一也。韓宣子適魯。見易象與魯春秋。曰。周禮盡在魯矣。吾乃今知周公之德。與周之所以王也。韓子所見。蓋周之舊典禮經也。周德既衰。

全晉文卷四十三 杜預 一

官失其守。上之人不能使春秋昭明。赴告策書。諸所記注。多違舊章。仲尼因魯史策書成文。攷其真偽。而志其典禮。上以遵周公之遺制。下以明將來之法。其教之所存。文之所害。則刊而正之。以示勸誡。其餘則皆即用舊史。史有文質。辭有詳略。不必改也。故傳曰。其善志。又曰。非聖人孰能修之。蓋周公之志。仲尼從而明之。左丘明受經于仲尼。以為經者不刊之書也。故傳或先經以始事。或後經以終義。或依經以辨理。或錯經以合異。隨義而發其例之所重。舊史遺文。略不盡舉。非聖人所修之要故也。身為國史。躬覽載籍。必廣記而備言之。其文緩。其旨遠。將令學者原始要終。尋其枝葉。究其所窮。優而柔之。使自求之。饜而飫之。使自趨之。若江海之浸。膏澤之潤。煥然冰釋。怡然理順。然後為得也。其發凡以言例。皆經國之常制。周公之垂法。史書之舊章。仲尼從而修之。以成一經之通體。其微顯闡幽裁成義類者。皆據舊例而發義。指行事以正褒貶。諸稱書不書先書故書不言不稱書曰之類。皆所以起新舊。發大義。謂之變例。然亦有史所不書即以為義者。此蓋春秋新意。故傳不言凡。曲而暢之也。其經無義例。因行事而言。則傳直言其歸趣而已。非例也。故發傳之體有三。而為例之情有五。一曰微而顯。文見于此。而義起在彼。稱族尊君命。舍族尊夫人。梁亡城緣陵之類是也。二曰志而晦。約言示制。推以知例。參會不地。與謀曰及之類是也。三曰婉而成章。曲從義訓。以示大順。諸所諱避。璧假許田之類是也。四曰盡而不于。直書其事。具文見意。丹楹刻桷。天王求車。齊侯獻捷之類是也。五曰懲惡而勸善。求名而亡。欲蓋而章。書齊豹盜三叛人名之類是也。推此五體以尋經傳。觸類而長之。附于二百四十二年行事。王道之正。人倫之紀備矣。或曰。春秋以錯文見義。若如所論。則經當有事同文異而無其義也。先儒所傳。皆不其然。荅曰。春秋雖

全晉文卷四十三 杜預 二

以一字為褒貶。然皆須數句以成言。非如八卦之爻。可錯綜為六十四也。固當依傳以為斷。古今言左氏春秋者多矣。今其遺文可見者十數家。大體轉相祖述。進不成為錯綜經文以盡其變。退不守丘明之傳。于丘明之傳有所不通。皆沒而不說。而更膚引公羊穀梁。適足自亂。預今所以為異。專修丘明之傳以釋經。經之條貫。必出于傳。傳之義例。總歸諸凡。推變例以正褒貶。簡二傳而去異端。蓋丘明之志也。其有疑錯。則備論而闕之。以俟後賢。然劉子駿創通大義。賈景伯父子許惠卿。皆先儒之美者也。末有穎子嚴者。雖淺近亦復名家。故特舉劉賈許潁之違。以見同異。分經之年。與傳之年相附。比其義類。各隨而解之。名曰經傳集解。又別集諸例。及地名譜第厤數。相與為部。凡四十部十五卷。皆顯其異同。從而釋之。名曰釋例。將令學者觀其所聚異同之說。釋例詳之也。或曰。春秋之作。左傳及穀梁無明文。說者以為仲尼自衛反魯。修春秋。立素王。丘明為素臣。言公羊者。亦云黜周而王魯。危行言遜。以避當時之害。故微其文。隱其義。公羊經止獲麟。而左氏經終孔丘卒。敢問所安。荅曰。異乎余所聞。仲尼曰。文王既沒。文不在茲乎。此制作之本意也。歎曰。鳳鳥不至。河不出圖。吾已矣夫。蓋傷時王之政也。麟鳳五靈。王者之嘉瑞也。今麟出非其時。虛其應而失其歸。此聖人所以為感也。絕筆于獲麟之一句者。所感而起。固所以為終也曰。然春秋何始于魯隱公。荅曰周平王。東周之始王也。隱公。讓國之賢君也。考乎其時則相接。言乎其位則列國。本乎其始則周公之祚胤也。若平王能祈天永命。紹開中興。隱公能弘。宣祖業。光啟王室。則西周之美可尋。文武之跡不墜。是故因其厤數。附其行事。采周之舊。以會成王義。垂法將來。所書之王。即平王也。所用之厤。即周正也。所稱之公。即魯隱公也。安在其黜周而王魯乎。子曰。如有用我者。吾其為東周乎。此其義也。若夫制作之文。所以彰往考來。情見乎辭。言高則旨遠。辭約則義微。此理之常。非隱之也。聖人包周身之防。既 之後。方復隱諱以避患。非所聞也。子路欲使門人為臣。孔子以為欺天。而云仲尼素王。丘明素臣。又非通論也。先儒以為制作三年。文成致麟。既以妖妄。又引經以至仲尼卒。亦又近誣。據公羊經止獲麟。而左氏小邾射不在三叛之數。故余以為感麟而作。作起獲麟。則文止于所起。為得其實。至于反袂拭面。稱吾道窮。亦無取焉。(文選唐石經春秋傳。)

全晉文卷四十三 杜預 三

春秋左氏傳後序

太康元年三月。吳寇始平。余自江陵還襄陽。解甲休兵。乃申抒舊意。修成春秋釋例及經傳集解。始訖。會汲郡汲縣有發其界內舊冢者。大得古書。皆簡編科斗文字。發冢井不以為意。往往散亂。科斗書久廢推尋。不能盡通。始者藏在祕府。余晚得見之。所記大凡七十五卷。多雜碎怪妄。不可訓知。周易及紀年最為分了。周易上下篇與今正同。別有陰陽說。而無彖象文言繫辭。疑于時仲尼造之于魯。尚未播之于遠國也。其紀年篇起自夏殷周。皆三代王事。無諸國別也。唯特記晉國。起自殤叔。次文侯昭侯。以至曲沃莊伯。莊伯之十一年十一月。魯隱公之元年正月也。皆用夏正建寅之月為歲首。編年相次。晉國滅。獨記魏事。下至魏哀王之二十年。蓋魏國之史記也。推校哀王二十年。太歲在壬戌。是周赧王之十六年。泰昭王之八年。韓襄王之十三年。趙武靈王之二十七年。楚懷王之三十年。燕昭王之十三年。齊涽王之二十五年也。上去孔丘卒百八十一歲。下去今太康三年五百八十一歲。哀王于史記。襄王之子。惠王之孫也。惠王三十六年卒。而襄王立。立十六年卒。而哀王立。古書紀年篇。惠王三十六年。從一年始至十六年。而稱惠成王卒。即惠王也。疑史記誤分惠成之世。以為後王年也。哀王二十三年乃卒。故特不稱謚。謂之。今王。其著書文意。大似春秋經。推此足見古者國史策書之常也。文稱魯隱公及邾莊公盟于姑

全晉文卷四十三 杜預 四

蔑。即春秋所書邾儀父。未王命。故不書爵。曰儀父。貴之也。又稱晉獻公會虞師伐虢。滅下陽。即春秋所書虞師晉師滅下陽。先書虞。賄故也。又稱周襄王會諸侯于河陽。即春秋所書天王狩于河陽。以臣召君。不可以訓也。諸若此輩甚多。略舉數條。以明國史皆承告據實而書時事。仲尼修春秋。以義而制異文也。又稱衛懿公及赤翟戰于洞澤。疑洞當作洞。即左傳所謂熒澤也。齊國佐來獻玉磬紀公之甗。即左傳所謂賓媚人也。諸所記多與左傳符同。異于公羊穀梁。知此二書。近世穿鑿。非春秋本意審矣。雖不皆與史記尚書同。然參而求之。可以端正學者。又別有一卷。純集疏左氏傳卜筮事。上下次第。及其文義。皆與左傳同。名曰師春。師春似是鈔集者人名也。紀年又稱。殷仲壬即位居毫。其卿士伊尹。仲壬崩。伊尹放大甲于桐。乃自立也。伊尹即位。放大甲七年。大甲潛出自桐。殺伊。乃立其子伊陟伊奮。命復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。左氏傳伊尹放大甲而相之。卒無怨色。然則大甲雖見放。還殺伊尹。而猶以其子為相也。此為大與尚書敘說大甲事乖異。不知老叟之伏生。或致昏忘。將此古書亦當時雜記。未足以取審也。為其粗有益于左氏。故略記之。附集解之末焉。

長厤

釋例曰。書稱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。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允釐百工。庶績咸熙。是以天子必置日官。諸侯必置日御。世修其業。以攷其術。舉全數而言。故曰六日。其實五日四分日之一。日。一日行一度。而月。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有畸。日官當會集此之遲速。以攷成晦朔。錯綜以設閏月。閏月無中氣。而北斗邪指兩辰之閒。所以異于他月也。積此以相通。四時八節無違。乃得成歲。其微密至矣。得其精微。以合天道。則事敘而不僽。故傳曰。閏以正時。

全晉文卷四十三 杜預 五

時以作事。事以厚生。生民之道。于是乎在。然陰陽之運。隨動而差。差而不已。遂與厤錯。故仲尼丘明。每于朔閏發文。蓋矯正得失。因以宣明厤數也。桓十七年。日有食之。得朔。而史闕其日。單書朔。僖十五年。日食。亦得朔。而史闕朔與日。故傳因其得失。並起時史之謬。兼以明其餘日食。或厤失其正也。莊二十五年。經書六月辛未朔。日有食之。鼓用牲于社。周之六月。夏之四月。所謂正陽之月也。而時厤誤。實是七月之朔。非六月。故傳云非常也。唯正月之朔。慝未作。日有食之。于是乎有用幣于社。伐鼓于朝。明此非用幣伐鼓常月。因變而起厤誤也。文十五年。經文皆同。而更復發。傳曰非禮。明前傳欲以審正陽之月。後傳發例。欲以明諸侯之禮也。此乃聖賢之微旨。先儒所未喻也。昭十七年夏六月。日有食之。而乎子言非正陽之月。以誣一朝。近于指鹿為馬。故傳曰不君矣。且因以明此月為得天正也。劉子駿造三統厤。以修春秋。春秋日食有甲乙者三十四。而三統厤唯得一食。厤術比諸家既最疏。又六千餘歲。輒益一日。凡歲當累日為次。而無故益之。此不可行之甚者。班固前代名儒。而謂之最密。非徒班固也。自古以來。諸諭春秋者。多述謬誤。或造家術。或用黃帝以來諸厤。以推經傳朔日。皆不得諧合。日食于朔。此乃天驗。經傳又書其朔日食。可謂得天。而劉賈諸儒說。皆以為月二日或三日。公違聖人明文。其蔽在于守一元。不與天消息也。余感春秋之事。嘗著厤論。極言厤之通理。其大指有云。天行不息。日月星辰。各運其舍。皆動物也。物動則不一。雖行度大量。可得而限。累日為月。累月為歲。以新故相序。不得不有毫毛之差。此自然之理也。故春秋日有頻月而食者。有曠年而不食者。理不得一。而算守恆數。故厤無有不差失也。始失于毫毛。而尚未可覺。積而成多。以失弦望朔晦。則不得不改憲以從之。書所謂欽若昊天。厤象日月星辰。易所謂治厤明時。言當順天以求合。非為合以驗天者也。推此論

全晉文卷四十三 杜預 六

之。春秋二百餘年。其治厤通變多矣。雖數術絕滅。還尋經傳微旨。大量可知。時之違謬。則經傳有驗。學者固當曲循經傳月日曰之食。以考朔晦。以推時驗。而見皆不然。各據其學以推春秋。此無異度已之跡。而欲削他人之足也。余為厤論之後。至咸寍中。有善算李修夏顯。(晉志作卜顯。當攷。)依論體為術。名乾度厤。表上朝廷。其術合日行四分之數。而微增月行。(晉志作月術。)用三百歲改憲之意。二元相推。七十餘歲。承以強弱。強弱之差蓋少。而適足以遠通盈縮。時尚書及史官以乾度厤與太始厤參校古今記注。乾度厤殊勝太始厤。上勝官厤四十五事。今其術具存。時又并攷古今十厤。以驗春秋。知三統厤之最疏也。今具列其時得失之數。又據經傳微旨證據。及失閏者。考日辰朔晦。以相發明。為經傳長厤如左。諸經傳證據及失閏違時。文字謬誤。皆甄發之。雖未必其得天。蓋春秋當時之厤也。學者覽焉。(續漢律厤志中注。永樂大典本春秋釋例。晉書律厤志下。)

宗譜

別子者。君之嫡妻之子。長子之母弟也。君命為祖。其子則為大宗。常有一主。審昭穆之序。辨親疏之別。是故百代不遷。若無子。則支子為後。雖七十無主婦。若殤死。則衰絰加一等。以兄弟之列代之。殤無為父道。兄弟昭穆同故也。死皆為之齊衰。其月數各隨親疏為限。雖尊雖出嫁。猶不敢降也。屬絕。則為之齊縗三月。若始封君相傳。則自祖始封君。其支子孫皆宗大宗。然則繼體君為宗中之尊。支庶莫敢宗之。是以命別子為宗主。一宗奉之。故曰祖者高祖也。言屬逮于君則就君。屬絕于君則適宗子家也。而說者或云君代代得立大宗。或云別子之母弟。亦得為祖。或云命妾子為別子。其適妻子則遷宗于君。皆非也。別子之弟。子孫無貴賤。皆宜宗。別子之子孫。小宗一家之長也。同族則宗之。其服隨親疏為比。姊妹出嫁。不敢降之。五屬斷服。則不宗之矣。(通典七十三。)

全晉文卷四十三 杜預 七

遺令

古不合葬。明于終始之理。同于無有也。中古聖人改而合之。蓋以別合無在。更緣生以示教也。自此以來。大人君子。或合或否。未能知生。安能知死。故各以已意所欲也。吾往為臺郎。嘗以公事使過密縣之邢山。山上有冢。問耕父(御覽作耕者。)云是鄭大夫祭仲。或云子產之冢也。遂率從者。祭(御覽作登。)而觀焉。其造冢居山之頂。四望周達。連山體南北之正。而邪東北向新鄭城。意不忘本也。其隧道唯塞其後。而空其前不填之。示藏無珍寶。不取于重深也。山多美石。不用。必集洧水(書鈔作洧水中。)自然之石。以為冢。藏貴不勞工巧。而此石不入世用也。君子尚其有情。(御覽作尚其儉。)小人無利可動。歷千載無毀。儉之致也。吾去春入朝。因郭氏喪亡。緣陪陵舊義。自表營洛陽城東首陽之南。為將來兆域。而所得地。中有小山。上無舊冢。其高顯雖未足比邢山。然東奉二陵。西瞻宮闕。南觀伊洛。北望夷叔。曠然遠覽。情之所安也。故遂表樹開道。為一定之制。至時皆用洛水圓石。開隧道南向。儀制取法于鄭大夫。欲以檢自完耳。棺器小斂之事。皆當稱此。(晉書杜預傳。又北堂書鈔一百六十。御覽五百五十四。並引王隱晉書。)

集要

凡輓。天子六紼。諸侯四。大夫士二。(御覽五百五十二。)

自述

少而好堂。在宜則勤于吏治。在家則滋味典籍。(書鈔九十七。)

杜預集序

預為鎮南將軍。觀兵于江。男女降者百萬餘口。軍中為之謠曰。以計待戰一當萬。(書鈔一百十九。)

王濬

濬字士治。弘農湖人。辟河東從事。後參羊祜征南軍事。轉車騎從事中郎。除巴郡太守。轉廣漢太守。遷益州刺史。封關內侯。拜龍驤將軍。監益梁諸軍事。進平東將軍假節。吳平。拜輔國大將軍。領步兵校尉。封襄陽縣侯。遷鎮軍大將軍。加散騎常侍。領後軍將軍。轉撫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。加特進。太康六年卒。年八十。謚曰武。有集二卷。

全晉文卷四十三 杜預 王濬 八

上疏請平吳

臣數參訪吳楚同異。孫皓荒淫凶逆。荊揚賢愚。莫不嗟怨。且觀時運。宜速征伐。若今不伐。天變難預。令皓卒死。更立賢主。文武各得其所。則強敵也。臣作船七年。日有朽敗。又臣年已七十。死亡無日。三者一乖。則難圖也。誠願陛下無失事機。(晉書王濬傳。)

上書自理

臣前被庚戍詔書曰。軍人乘勝。猛氣益壯。便當順流長騖。直造秣陵。臣被詔之日。即便東下。又前被詔書云。太尉賈充。總統諸方。自鎮東大將軍 及渾濬彬等。皆受充節度。無令臣別受渾節度之文。臣自達巴丘。所向風靡。知孫皓窮踧。勢無所至。十四日至牛渚。去秣陵二百里。宿設部分。為攻取節度。前至三山。見渾在北岸。遣書與臣。可蹔來過。共有所議。亦不語臣當受節度之意。臣水軍風發。乘勢造賊城。加宿設部分。行有次第。無緣得于長流之中。迴船過渾。令首尾斷絕。須臾之閒。皓遣使歸命。臣即報渾書。并寫皓牋。具以示渾。使速來。當于石頭相待。軍以日中至秣陵。暮乃被渾所下。當受節度之符。欲令臣明十六日悉將所領。還圍石頭。備皓越逸。又索蜀兵及鎮南諸軍人名定見。臣以為皓已來首都亭。無緣共合空圍。又兵人定見。不可倉卒。皆非當今之急。不可承用。中詔謂臣忽棄明制。專擅自由。伏讀嚴詔。驚怖悚慄。不知軀命當所投厝。豈惟老臣獨懷戰灼。三軍上下。咸盡喪氣。臣受國恩。任重事大。常恐託付不效。孤負聖朝。故投身死地。轉戰萬里。(書鈔一百十八引作臣受命之日。心與口誓。投身云云。)被蒙寬恕之恩。得從臨履之

全晉文卷四十三 王濬 九

宜。是以憑賴威靈。幸而能濟。皆是陛下神策廟算。臣承指授。效鷹犬之用耳。有何勳勞。而恃功肆意。寍敢昧利而違聖詔。臣以十五日至秣陵。而詔書以十六日起洛陽。其閒懸闊。不相赴接。則臣之罪責。宜蒙察恕。假令孫皓猶有螳螂舉斧之勢。而臣輕軍單入。有所虧喪。罪之可也。臣所統八萬餘人。乘勝席卷。皓以眾叛親離。無復羽翼。匹夫獨立。不能庇其妻子。雀鼠貪生。苟乞一活耳。而江北諸軍。不知其虛實。不早縛取。自為小誤。臣至便得。更見怨恚。並云守賊百日。而令他人得之。言語噂沓。不可聽聞。案春秋之義。大夫出疆。猶有專輒。臣雖愚惷。以為事君之道。唯當竭節盡忠。奮不顧身。量力受任。臨事制宜。苟利社稷。死生以之。若其顧護嫌疑以避咎責。此是人臣不忠之利。實非明主社稷之福也。臣不自料。忘其鄙劣。披布丹凡。輸寫肝腦。欲竭股肱之力。加之以忠貞。庶必掃除凶逆。清一宇宙。願令聖世與唐虞比隆。陛下粗察臣之愚款。而識其欲自效之誠。是以授臣以方牧之任。委臣以征討之事。雖燕王之信樂毅。漢祖之任蕭何。無以加焉。受恩深重。死且不報。而以頑疏。舉錯失宜。陛下弘恩。財加切讓。惶怖怔營。無地自厝。願陛下明臣赤心而已。(晉書王濬傳。)

復上表自理

被壬戌詔書。下安東將軍所上揚州刺史周浚書。謂臣諸軍得孫皓寶物。又謂牙門將李高放火燒皓偽宮。輒公文上尚書。具列本末。又聞渾案陷上臣。臣受性愚忠。行事舉動。信心而前。期于不負神明而已。秣陵之事。皆如前所表。而惡直醜正。實繁有徒。欲構南箕。成此貝錦。公于聖世。反白為黑。夫佞邪害國。自古而然。故無極破楚。宰嚭滅吳。及至石顯。傾亂漢朝。皆載在典籍。為世所戒。昔樂毅伐齊。下城七十。而卒被讒閒。脫身出奔。樂羊既反。謗書盈篋。況臣頑疏。能免讒慝之口。然所望全其首領者。實賴陛下聖哲欽明。使浸潤之譖。不得行焉。然臣孤根獨立。朝無黨援。久棄遐外。人道繼絕。而結

全晉文卷四十三 王濬 十

恨強宗。取怨豪族。以累卵之身。處雷霆之衝。蘭栗之質。當豺狼之路。其見吞噬。豈抗脣齒。夫犯上干主。其罪可救。乖忤貴臣。則禍在不測。故朱雲折檻。嬰逆鱗之怒。慶忌救之。成帝不問。望之周堪。違忤石顯。雖闔朝嗟歎。而死不旋踵。此臣之所大怖也。今渾之支黨。姻族內外。皆根據磐牙。並處世位。聞遣人在洛中。專共交構。盜言孔甘。疑惑觀聽。夫曾參之不殺人。亦矣明矣。然三人傳之。其母投杼。今臣之信行。未若曾參之著。而讒構沸騰。非徒三夫之對。外內扇助。為二五之應。夫猛獸當途。麒麟恐懼。況臣脆弱。敢不悚慄。偽吳君臣。今皆生在。便可驗問。以明虛實。前偽中郎將孔攄說云。二月武昌失守。水軍行至。孫皓出案行石頭還。左右兵人皆跳刀大呼云。要當為陛下(御覽作國家。)一死戰決之。魏帝尚以千人定天下。況今有數萬眾。自足辨事。皓意大喜。謂必能然。便開庫藏。(自孫皓出案行以下從御覽三百四十六校補。)盡出金寶。以賜與之。小人無狀。得便持走。皓懼。乃圖降首。降使適去。左右劫奪財物。略取妻妾。放火燒宮。皓逃身竄首。恐不脫死。臣至。遣參軍主者救斷其火耳。周浚以十六日前入皓宮。臣時遣記室吏往觀書籍。浚使收縛。若有遺寶。則浚前得。不應移蹤後人。欲求苟免也。臣前在三山。得浚書云。皓散寶貨以賜將士。府庫略虛。而今復言金銀篋笥。動有萬計。疑臣軍得之。言語反覆。無復本末。臣復與軍司張牧汝南相馮統等共入觀皓宮。乃無席可坐。後日又與牧等共視皓舟船。渾又先臣一日上其船。船上之物。皆渾所知見。臣之案行。皆出其後。若有寶貨。渾應得之。又臣將軍素嚴。兵人不得妄離部陣。閒在秣陵。諸軍凡二十萬眾。臣軍先至。為土地之主。百姓之心。皆歸仰臣。臣切敕所領。秋毫不犯。諸有市易。皆有伍任證左。明從券契。有違犯者。凡斬十三人。皆吳人所知也。餘軍縱橫。詐稱臣軍。而臣軍類皆蜀人。幸以此自別耳。豈獨浚之將士皆夷齊。而臣諸軍悉聚盜

全晉文卷四十三 王濬 十一

跖邪。時有八百餘人。緣石頭城劫取布帛。臣牙門將軍馬潛即收得二十餘人。并疏其督將姓名。移以付浚。使得自科結。而寂無反報。疑皆縱遣。絕其端緒也。又聞吳人言。前張悌戰時。所殺財有二千人。而渾浚露布。言以萬計。以吳剛子為主簿。而遣剛至洛。欲令剛增斬級之數。可具問孫皓。及其諸臣。則知其定審。若信如所聞。浚等虛詐。尚欺陛下。豈惜于臣。云臣屯聚蜀人。不時送皓。欲有反狀。又恐動吳人。言臣皆當誅殺。取其妻子。冀其作亂。得騁私忿。謀反大逆。尚以見加。其餘謗 。故其宜耳。渾案臣瓶磬小器。蒙國厚恩。頻繁擢敘。遂過其任。渾此言最信。內省慚懼。今年平吳。誠為大慶。于臣之身。更受咎累。既無孟側策馬之好。而令濟濟之朝。有讒邪之人。虧穆穆之風。損皇代之美。由臣頑疏。使致于此。拜表流汗。言不識次。(晉書王濬傳。)

全晉文卷四十三終